(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多亏有了银行的信贷支持,贷款利率也低,使我们有了充裕的资金,解了燃眉之急。”陕西中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少康日前高兴地说。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是国内先进的木耳菌包自动化生产企业,通过采用“园区+公司+基地+农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全县9个镇办的42个村(社区)6000多户、2万余农村人口从食用菌产业中受益。在复工复产的重要关口,该公司在采购木耳菌棒生产原材料方面遇到了资金短缺问题,长安银行柞水县支行了解情况后,积极与该公司对接,帮助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迅速启动行内信贷绿色通道,发放2500万元贷款,并执行民营贷款最低利率,为公司流动资金周转纾困解难,助其及时进行春季木耳栽种。
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难题,人民银行商洛市中支及当地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产业振兴中企业发展融资需求,全力支持以木耳为代表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支持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的目标。
人民银行商洛市中支通过“央行信贷政策定向+乡村振兴项目精准”“订单+金融”等创新模式、启动“四接三稳一提升”“一增双控三助推”等专项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5月末,商洛市金融机构再贷款再贴现余额32.58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5.27亿元;当地法人银行机构获得人民银行发放的激励资金1394.07万元,带动法人机构多投放普惠小微贷款20.69亿元;落实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减息贷款本金金额23.64亿元,减免利息548.8万元,惠及3966户小微经营市场主体。
该中支联合当地农业农村局、林业和草原局完善“行长+链长”农业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确定当地18家银行机构作为牵头行,负责全市食用菌、核桃、板栗等9条农业重点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工作;做好对各县区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指数评价、对辖区18家银行机构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指标评估,印发创建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县工作方案,实施省市县三级金融机构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对一”结对帮扶月监测,落实金融“兴产强县”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国家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金融支持,推动信贷下沉“三农”和县域。截至2023年5月末,商洛市涉农贷款余额612.58亿元,同比增长20.49%。
当地银行机构推出“木耳贷”“菌菇贷”“富民贷”等地方特色定制化信贷产品,解决产业振兴企业贷款难问题。其中,柞水农商银行向当地群众投放贷款180万元支持西川村集体经济木耳吊袋基地建设,同时配套财政产业扶持资金208万元,带动农户入股100万元,村集体公司自筹100万元,投资总额达到588万元,目前已发展吊袋木耳大棚105个、200万袋,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总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西川流域600余户、200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同时,柞水农商银行及时投放信贷资金100万元,配套政府投资200万元,带动企业投资380万元,建成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西川木耳小镇木耳博物馆,彰显了“小木耳、大产业”的深厚文化底蕴。
为解决当地木耳种植户扩大规模带来的资金难题,农行柞水县支行与县乡村振兴局合作,推出“富民贷”,由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农户无需提供抵押担保就能获得最高20万元贷款,及时解决了农户扩大木耳种植规模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在农行“富民贷”支持下,柞水县木耳产业由点到面、由小到大。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木耳专业村65个、木耳生产基地80个、木耳大棚2519个,木耳产业带动全县1.5万户农户实现了持续稳定增收。
在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该县建成木耳研发中心,形成羊肚菌、金木耳、灵芝等珍稀食用菌实验示范区以及地栽黑木耳新优品种示范区、白玉木耳新优品种示范区等“四区一中心”,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技术进步,使木耳成为当地群众持续致富的“金耳朵”。
关键词: